华夏考试网

2009年事业单位招考模拟练习试题(4)答案

时间:2010-09-07 18:35来源: 作者:

【】【 答案 】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选题 CABDC BCBCB BADAB DBAAC 二、多选 ABCD CD ABDE DE AC ABCD BC ABD AE BCDE BCDE ABCE CDE ACDE ABD ABC ABCD BCD BE ACD 三、判断题 1、3、4、6、8、9、10错 第二部分 主观题 四、辨析 1.正确。(1)物质资料的

【】【答案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选题

  CABDC BCBCB BADAB DBAAC

  二、多选

  ABCD CD ABDE DE AC

  ABCD BC ABD AE BCDE

  BCDE ABCE CDE ACDE ABD

  ABC ABCD BCD BE ACD

  三、判断题

  1、3、4、6、8、9、10错

  第二部分 主观题

  四、辨析

  1.正确。(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停止了生产,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始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依据和基本标志,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进步的源泉和内在依据。

  2.错误。这种说法违背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原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由于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二者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自由是纪律的基础,纪律是自由的保证。没有自由,人们的思想就会僵化,失去创造力;没有纪律,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我们既要纪律又要自由,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

  3.正确。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本质的科学论断。这是因为:

  (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

  (2)实践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

  (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4)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即实践的规律。

  (5)这一科学命题指明并论述了“物质实践决定观念”,说明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深刻揭露了旧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只有立足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各种玄奥神秘理论产生的根源,使之得到合理的科学解释,并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五、案例分析

  1.答:(1)该居民区的全体居民和居委会都可以充当原告。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凡是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都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全体居民和居委会都可以提起诉讼,即可以充当原告。

  (2)应以市公安局为被告。《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护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据此,应以市公安局为被告。

  (3)《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向县公安局所在地法院和向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起诉均可。

  (4)由于居委会和其他130户居民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所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他们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因此,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可以推选出代表进行诉讼。

  2.答:(1)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答: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波浪式前进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表现在经过两次否定,事物自身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主要表现在事物的发展有自己的周期性,是一个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如果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的统一,就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

  六、论述题

  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有必胜的信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因此,社会主义最终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2)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例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背景,更是曲折和艰难的,为此,我们必须有冷静的头脑,敢于走曲折的路,善于走曲折的路,防止盲目乐观。

  (3)应该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来看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既要反对只见曲折,不见前进这个大趋势的盲目悲观的循环论,又要反对只见前进,不见曲折性的盲目乐观的直线论。

  

 

 

(责任编辑:xiaoxiao)


相关文章推荐


栏目列表